命中注定的事情:1998的世足賽,有人正在孕育艾蜜莉的異想世界;2006的世足賽,我在寫這位導演的影評作業。
(左邊黑店狂想曲;右邊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硬要放圖就只能這樣啦,笑)
電影的世界浩瀚且無垠,影片的類型也多到細說不清,然而這些多而目不暇給的電影中最真實的感動,不需要懷疑絕對是在於真心的體會。藉由導演透過電影的個人風格來呈現進而打動觀眾的心,利用流暢鏡頭的畫面而讓觀眾叫好,我看到了一位法國導演,成功的進駐了我的世界,那就是─人稱鬼才導演的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
導演尚皮耶居內是一位極具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影像天才,以《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一片風靡全世界。然而我是先看了《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elie》,才在課堂中觀賞《黑店狂想曲》。在播放之前我不確定片名,但在播放片頭的前五分鐘,我直覺想起《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就可以打包票地保證這部作品絕對出自於同一位導演。不疑有他,經由查證,風格如出一徹是導演尚皮耶居內操刀編製,片中再現的電影魔幻奇想風格,獨特影像風格的作品絕對就是隸屬尚皮耶居內的這五個字。
《黑店狂想曲》是尚皮耶居內個人電影生涯中的第一部長片,黑色幽默的特質不難查覺出,例如:屠夫的角色、屠夫的女兒愛上了主角馬戲團的小丑、想要自殺的女人然而也經歷了很多次的自殺不成功…。這種酷異的風格卻很能博得觀眾的慧心一笑,自殺也不再像是那種酷似很難去面對並正視的生死話題。而導演尚皮耶居內所捏造的人物性格,儘管在社會的群體中都稍顯的有點格格不入,像是《黑店狂想曲》中生活在滿是青蛙蝸牛家中的男人;亦或者是有把小人物放大的角色安排,如《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男主角在色情錄影帶店打工還在遊樂園鬼屋兼差扮鬼…,但這就是導演尚皮耶居內的幻想最不可思議的地方,電影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利用創作把虛幻成為現實,讓我們知道幻想是可以無遠弗屆,無邊無際。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是導演尚皮耶居內繼《黑店狂想曲》之後的作品,在我高中欣賞《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之時,此片中的視覺感官讓我受到無比的滿足,除了影像美學的殘留腦海以外還擁有了很多的感觸,留有很深刻的印象,這一種因為電影得到幸福感受,是不會因為現實生活中所受到的不順遂而改變,這更是電影帶給我們的美好。《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運用鮮豔飽和的色澤,搭配著奇幻狂想的繽紛,還有每一個畫面都是美得讓人捨不得眨眼的巴黎!我甚至幻想著:蒙馬特區(Montmartre)會不會也有一段戀情等著我,儘管影片最終會落幕,那也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令我最捨不得結束的幸福。
導演尚皮耶居內的這兩部影片中,營造的愛情模式其實有著孩子氣般的可愛,一眼就可以瘋狂陷入的戀情更有著執著還有歇斯底里的浪漫。迷人的瘋狂,一見鍾情卻也不能自己的沉陷。在《黑店狂想曲》中,很愛逗人歡心的男生和有雙很美的大眼睛不過卻有重度近視的羞怯女生,他們所談著的那場戀愛,最後還有逃命鴛鴦的浪漫;《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裡古靈精怪,樂於幫助身邊的朋友得到「愛」的艾蜜莉,和那傻傻的卻有強烈收集癖的尼諾,勾勒出那段迂迴地追尋愛情的迷陣。除此之外,還可以觀察出導演導演尚皮耶居內影片中對主人翁的個性刻劃都有種對真實生活的隱約抗拒。然而這種抗拒,不是憤怒的控訴,而是在狂想世界的意識建構中,更傳達了一種追求幸福人生的渴望。不如這麼說,導演非常的瞭解自己所拍的東西,但是即便如此影片中的創意還是非常獨特的,讓人讚嘆聲不斷!我覺得導演在影片中都只想要傳達一個人與人之間溫暖互動的信念,一種相信人性美好的堅持,即便是運用不同的手法,但是後來想一想都會感受到溫暖。
導演尚皮耶居內說:「拍片的初衷只有一個:『讓觀眾快樂』。」然而我們回頭看當初尚皮耶居內以黑色幽默為觀點的出發,那些在《黑店狂想曲》中盡是不見天日、奇詭畸零的小人物,從前導演自認為像是童話故事,最後才發現《黑店狂想曲》的內容背景其實是黑暗陰晦,因此之後才孕育了《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一部更光明正面的電影。導演要創造希望,不可否認的導演的確也帶給了我們不論是戲裡戲外的光景。兩部影片中比較的地方,各自都有代表意涵的東西,這是成功作品必備的手法之一:《黑店狂想曲》主角易利信有一個猴子發條的玩具,是在一開始劇情尚未交代他是小丑所出現的物件,劇情進而帶出他用泡泡水製造泡泡逗小孩開心,不需要利用太多言語敘述易利信是小丑的這個事實;《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艾蜜莉意外發現浴室裡藏了個四十年前小男孩的聚寶盒,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後,終於物歸原主,也看到了擁有聚寶盒的主人失而復得的開心淚水,才突發其想要帶給大家幸福更在最後了解到自己才該為自己帶來幸福,聚寶盒是一切後續發展的主軸,聚寶盒是有意像的實物。除此之外,《黑店狂想曲》、《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兩部影片都有著很像洋娃娃的女主角(金髮黑髮),都有著一位會作藝術畫的主角,都有想要自殺的角色(女人還有金魚),都有著居家餐廳、樓梯的鏡,還有快壞了的彈簧床發出很大的聲音來影射做愛的場景交代。導演更喜歡著墨細節部分:兩部片中類似手法在交代魚水交歡時,除了兩位主角在辦事的欣愉感,還利用了其他鏡頭表達當他們在戀愛時,其實整個世界也正在以他們為中心的方式打轉著。導演喜歡利用小細節來放大劇情,這正是符合異想的核心,我們腦中所幻想的事情不就是很小很巧很妙的在我們不大也不小的腦袋裡轉啊轉的進而在心中產生一個很大的效應嗎?
電影配樂更是兩部影片中加分的地方,事實上電影配樂絕對也是影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擔剛整部影片編曲重責大任的作家是楊˙提爾森Yann Tierson,楊˙提爾森的渲染力十足(甚至經常凌駕過故事調性),其鬼才的配樂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卻還不只如此。楊˙提爾森不僅因為《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之後聲名大噪,獲得柏林影展好評的《再見列寧》幕後配樂更是出自於這位獨樹一格的作曲家。電影配樂中,層層疊疊的鋼琴、小提琴、手風琴、鼓聲、口琴…構成楊˙提爾森自成一格的異想世界,低吟時像打在湖面輕泛漣漪的細雨,輕盈時便化作跳動的水瓢,音符簡潔短促,主旋律帶出一次次變奏,旋律就是這般悠然盪漾。樂評更評論:「猶如飄蕩在春日鞦韆上,拂面而過」也以「近期不可多得的視覺加上聽覺得清泉」讚揚他。電影是必須達蕩劇情與音樂融為一體的藝術作品,融為劇情之內的音樂也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楊˙提爾森深知每種樂器的內在特質,並也經常參與劇場、獨立短片的演出,因此對將影像與樂音如何完美結合的原理能夠完全掌握。無庸置疑的,配樂也絕對會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讓人意猶未盡的地方。
參考來源:
1. 艾蜜莉的異想事件簿,Jean-Pierre Jeunet, Guillaume Laurant, Phil Casoar/著
2.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2/Amelie/Amelie.html
3.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76341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