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8

South of Border.



要是流動的時間可以再清晰一點就好了。
只要一點點的證明,
也許就會知道自己還是醒著的吧。

應該做點寫寫日記之類的練習,
以培養自己敘事的能力,
而非只是等著那位有耐心聽妳把話說完的人出現啊。
更何況,
有沒有人懂妳說的話還是另一個層次的事情呢。
有些情況不得不就是需要反向思考避免自我對話所產生悖論。

不過這一篇,依舊不是日記類型的東西,
因為今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完全不記得了呀。

其實我還是很喜歡音樂那樣東西的,
但遇到那件事情卻依舊無法用「喜歡」把自己堅持下去。
每當想起自己老是覬覦那無形的東西是一種相信自己所存在的方式,
發生了那件事情卻因此量化了所有的自己,
發現「也只不過這樣而已」的自己之後,
就有種快要崩潰般地再也無法思考下去了。

哈哈哈當開頭跟結尾是屬於一種「放棄自我」的語彙修辭法。
並且很容易使用成癮。
那像是某部分的自我已經是空著的自我防禦所做的一種反射動作,
空曠著的但卻居然渴望能聽見回音所屬那般的空。


對島本來說,
對她來說。

中間性的東西並不存在,中間也不存在。


西伯利亞歇斯底里應該也算是一種不治之症。
Pretend you're happy when you're blue, 
it is not very hard to do.


有關於,
「感受著的」與「該發生的事」/「情緒」與「事件」
哪一個才是真正存在著(過)的東西呢。
我想,
我一直以來都寧願偏執地相信並且依賴著自己起伏的情緒,
但卻又總是在醒來的時際轉換失諧的現實認知中迷失自己。


我現在分明是在單挑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我實在是太需要在別人否定自己的情緒之前先推翻掉自己,
在我情緒低落的時候,找不到人可以說話的時候,
我是不斷地不斷地跟自己說了一遍又一遍,There is nothing。
壓抑是痛苦的,
是的,因為給自己藉口沉輪並不是溺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啊。


但我只想讓大家知道,
對島本來說,
中間性的東西不存在,中間也不存在。


但我還沒有決定好我要的東西,
或許,命運早就幫我決定好了,
也或許,只是那一部分的東西沒有人要,
我也不會想要留著了。












最近又塞進了很多音樂,
大多數都是很棒值得分享那些。
我這部分越做越糟糕了,
因為我發現我能做的已經很有限了。



 


朋友Joe首推:LCD Soundsystem - All My Friends
後搖之選:Popface     
搖滾(澳洲):Wolfmother
迪斯可:Calvin Harris
Live:
嗨翻天,看現場應該會嗨到死掉。









0 comments:

  © Blogger template 'Minimalist D'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